你相信失败吗?老婆随口丢了一句话给我,我是很莫名的,有这么问人话的?习惯上一般会听到你接受失败吗或者你勇于面对失败吗尔尔,相信失败?我心里最开始深深的吐槽了很久。
你相信失败吗?老婆随口丢了一句话给我,我是很莫名的,有这么问人话的?习惯上一般会听到你接受失败吗或者你勇于面对失败吗尔尔,相信失败?我心里最开始深深的吐槽了很久。
但当我看陈文茜老师的《我相信失败》一书封面后,我首先是把心绪整理了一下。该书以访谈的形式,与其说是描绘相信失败这个概念,更应该说是认同失败,平等地去看待它,然后坚守自己的目标并不折不扣的完成。
书中的十位成功人士,通过各自经历或者人生感悟的讲述,勉励正在追逐梦想,构建人生价值观,乃至在坚毅的边缘徘徊者。
西方的文化以“罪感”为特征,很多时候在西方人看来作为“成功之母”的失败,并不算什么,因此在诸多西方作者的笔下,多以坚持梦想、百折不挠、永不放弃为主题。而东方,尤其是中国为代表,以“耻感”为特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常常把“失败”看得很重,原因就在于从小父辈母辈就告诉我们失败就等于“丢人现眼”。于是我们要么很排斥、很回避失败,要么就喜欢挺直腰板大声吼叫“来吧,失败,老子不怕你”,但归根结底,我们很重视他,觉得他就是萦绕在我们心头那挥之不去的东西,然而却忽视了失败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学走路时会失败而摔倒,学说话时会失败而牙牙学语说不清,学骑自行车会失败而翻身再骑,回顾年少,我们会发现很多我们失败时我们是没有知觉的,而且我们觉得那本身就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相信不经历他,成功也就来不了,失败没什么不好,笑笑而已。但到后来,我们却常常不这么看了,我们会因为小小的考试失败而羞愧,会因为沟通的失败而去想做只鸵鸟。为什么?我们不再相信他了,我们更愿意相信通过计算,通过知识,通过经验,我们应该会一步跨向成功,我们太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是天才,我们自己把失败扫地出门了,所以他总是喜欢回来报复我们。
相信失败,本来就是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因为他和成功一样,本来就是我们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