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名词——相对稀缺
来源: | 作者:pmo38f1ec | 发布时间: 2018-05-03 | 721 次浏览 | 分享到:
相对稀缺(Relative Scarcity)

个人认为,相对稀缺立足于资源非不可再生,且现阶段可以总体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概念的提出者认为稀缺仅仅因为地域分布,开发技术不高等阶段性因素影响,但本质上相对稀缺更偏重于建立在人们的需求感知上,相对稀缺的物资常常具有可替代性。

相对稀缺是指自然资源的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稀缺。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不适当的管理、人口增长过快、经济一社会结构的不适应、科学技术的欠缺等因素。

起源:
相对稀缺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否认自然资源经济利用的绝对极限,对于土地资源来说,肥力较高的土地资源在数量上不存在绝对稀缺只能是相对稀缺。他强调技术进步可以使用机器,节省劳动力,提高单位劳动产出量。

解决:
相对稀缺则与人们欲望的无限增长有关,可以用人们主观上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等指标来评价。
解决相对稀缺问题,关键在于降低欲望的膨胀速度,提高精神文明程度,这种思路可能会由于人类自我克制能力的增强而带来社会生态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