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名词——套利
	
	
		
	来源:
	|
	作者:pmo38f1ec
	|
	发布时间: 2018-03-12
	|
	328 次浏览
	|
	 分享到: 
	 
		
	
			 
	 
		
	套利,亦称套戥,通常指在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无风险收益。套利指从纠正市场价格或收益率的异常状况中获利的行动。异常状况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出现显著差异,套利即低买高卖,导致价格回归均衡水平的行为。套利通常涉及在某一市场或金融工具上建立头寸,然后在另一市场或金融工具上建立与先前头寸相抵消的头寸。在价格回归均衡水平后,所有头寸即可结清以了结获利。套利者(arbitrageur)指从事套利的个人或机构。	
	
	
		
			套利(Interest Arbitrage)
个人认为,套利本身就是通过资金流动,在利息率低的区域获得资金,而在利息率高的区域进行投资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需要估计获得资金的支付成本,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投资期间可能产生的价格波动。
市场或相关电子合同之间的价差变化,在相关市场或相关电子合同上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望价差发生变化而获利的交易行为。
套利,亦称套戥,通常指在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无风险收益。套利指从纠正市场价格或收益率的异常状况中获利的行动。异常状况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出现显著差异,套利即低买高卖,导致价格回归均衡水平的行为。套利通常涉及在某一市场或金融工具上建立头寸,然后在另一市场或金融工具上建立与先前头寸相抵消的头寸。在价格回归均衡水平后,所有头寸即可结清以了结获利。套利者(arbitrageur)指从事套利的个人或机构。
试图利用不同市场或不同形式的同类或相似金融产品的价格差异牟利。交易者买进自认为是"便宜的"合约,同时卖出那些"高价的"合约,从两合约价格间的变动关系中获利。在进行套利时,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约之间的相互价格关系,而不是绝对价格水平。最理想的状态是无风险套利。 以前套利是一些机警交易员采用的交易技巧,现已发展成为在复杂计算机程序的帮助下从不同市场上同一证券的微小价差中获利的技术。
模式:
1、股指期货套利
股指期货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股指期货套利分为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2、商品期货套利
与股指期货对冲类似,商品期货同样存在套利策略,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合约平仓。在交易形式上它与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现货市场买入(或卖出)实货、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而套利却只在期货市场上买卖合约,并不涉及现货交易。 商品期货套利主要有期现套利、跨期对套利、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4种
3、统计套利
有别于无风险套利,统计套利是利用证券价格的历史统计规律进行套利的,是一种风险套利,其风险在于这种历史统计规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继续存在。 统计对冲的主要思路是先找出相关性最好的若干对投资品种(股票或者期货等),再找出每一对投资品种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当某一对品种的价差(协整方程的残差)偏离到一定程度时开始建仓——买进被相对低估的品种、卖空被相对高估的品种,等到价差回归均衡时获利了结即可。 统计对冲的主要内容包括股票配对交易、股指套利、融券对冲和外汇套利交易。
4、期权套利
期权(Option)又称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一方称为买方,而出售期权的一方则称为卖方;买方即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期权的优点在于收益无限的同时风险损失有限,因此在很多时候,利用期权来取代期货进行做空、套利交易,会比单纯利用期货套利具有更小的风险和更高的收益率。
种类:
1、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种,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间正常价格差距出现异常变化时进行对冲而获利的,又可分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两种形式。例如在进行金属牛市套利时,交易所买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属合约,同时卖出远期交割月份的金属合约,希望近期合约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远期合约价格的上涨幅度;而熊市套利则相反,即卖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约,买入远期交割月份合约,并期望远期合约价格下跌幅度小于近期合约的价格下跌幅度。
2、跨市套利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交易行为。当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两个或更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由于区域间的地理差别,各商品合约间存在一定的价差关系。例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都进行阴极铜的期货交易,每年两个市场间会出现几次价差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这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机会。例如当LME铜价低于SHFE时,交易者可以在买入LME铜合约的同时,卖出SHFE的铜合约,待两个市场价格关系恢复正常时再将买卖合约对冲平仓并从中获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时应注意影响各市场价格差的几个因素,如运费、关税、汇率等。
3、跨商品套利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关联商品之间的价差进行交易。这两种商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时买进和卖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种类的商品期货合约。例如金属之间、农产品之间、金属与能源之间等都可以进行套利交易。
交易者之所以进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为套利的风险较低,套利交易可以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价格剧烈波动而引起的损失提供某种保护,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较直接交易小。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帮助扭曲的市场价格回复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以较低的利率借入资金,同时以较高的利率贷出资金,假定没有违约风险,此项行为就是套利。这里最重要的是时间的同一性和收益为正的确定性。
在现实中,通常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也可能是以很小的概率出现亏损,但仍被称作“套利”,主要是从广义上而言。
通俗的说,套利就是在同一时间进行低买高卖的操作!在证券市场中,比较获得大家认同的套利包括ETF套利,搬券套利,转债套利、权证套利等。
4、基金套利
基金的投资运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大类资产配置、行业资产配置、个股选择。这是了解基金投资运作、预测其未来业绩走势的基础之一。
大类资产配置指的是基金管理人对基金投资于股票的资金、债券的资金、留存的现金这三大类基金资产的调配管理。
按照《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对于基金类别的划分,股票基金必须有6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必须有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则是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混合型基金则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且股票投资比例可以低于60%,债券投资比例可以低于80%。
就市场已有的基金情况来看,股票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95%,债券投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35%;债券基金可以100%地投身于债券市场,以及设定有少量的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新股投资;混合型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最低可以为零,最高可以达到90%左右,是资产配置策略最为灵活的基金。
传统封基带来的套利机会主要是基于折价率。传统封基在到期转型之前无法直接赎回,只能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直到转为开放式基金后才能按照净值赎回。传统封基二级市场价格较净值有不同程度的折价,如果在到期前赎回或者持有至到期按净值赎回,就能获得部分价差,这使得在封转开的大年投资者颇为关注。
近期的封转开也让投资者获利颇丰。基金兴华2013年4月封转开,退市前价格为0.946元,较净值低2.65%。3个月后,新基金“华夏兴华”开放赎回,净值为1.047元。投资者除了收获了7.7%的净值增长,还拿到了2.65%的折价收益,总收益为10.7%。
“当前市场环境下,封基的股票仓位均不会太重,折价也可以抵御部分市场下跌风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北京一家基金分析师向南都记者称。
对于2016年甚至2017年到期的封基,尽管其折价率较高,由于到期日还很久远,市场在现阶段很难对该品种产生足够的关注,因此可能出现折价率长期处于高位的现象,其间投资者也无法享受由折价率收窄带来的超额收益。
优点:
1、更低的波动率。由于套利交易博取的是不同合约的价差收益,而价差的一个显著优点是通常具有更低的波动率,于是套利者面临的风险更小。一般而言,价差的波动比期货价格的波动小得多。例如,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铜每天的价格变化一般为400-700元/吨,但是相邻交割月份之间的价差每天变动约为80-100元/吨。许多商品价格的波动性都很强,需要日常监控。而价差的日内波动往往很小,只需要每天监控几次甚至更少。如果一个账户的资金波动很厉害,投机者必须存入更多的钱来防止可能的损失。利用套利交易,则很少有这样的担忧。
2、有限的风险。套利交易是唯一的具有有限风险的期货交易方式。由于套利行为的存在以及套利者之间的竞争选择,期货合约之间的价格偏差会得到纠正。考虑到套利的交易成本,期货合约之间的价差会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所以价差超过该范围的情况是不多的。这意味着你可以根据价差的历史统计,在历史的高位或低位区域建立套利头寸,同时你可以估算出所要承担的风险水平。
3、更低的风险。因为套利交易的对冲特性,它通常比单边交易有更低的风险。这是我们在比较套利和单边交易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什么风险会更低?投资组合理论表明,由两个完全负相关的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组合风险。套利是同时买卖两个高度相关的期货合约,也就是构造了一个由两个几乎完全负相关的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该组合的风险自然大大降低了。
4、对涨跌停的保护。许多套利交易的对冲特性,可以对涨跌停提供保护。因为政治事件、天气和政府报告等等,期货价格可以暴涨暴跌,有时甚至引起涨跌停,价格封死在涨跌停板上而无法成交。一个做反了的单边交易者在能够平仓之前会损失惨重。这往往会造成交易者的账户亏空,而需要追加保证金。在同样的环境下,套利交易者基本上都受到保护。以跨期套利为例,由于套利交易者在同一种商品既做多又做空,在涨跌停日,他的账户通常不会发生大幅亏损。虽然在涨跌停打开后,价差可能不朝交易者预测的方向走,但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比单边交易小得多。
5、更有吸引力的风险/收益比率。相对于给定的单边头寸,套利头寸可以提供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风险/收益比率。虽然每次套利交易收益不很高,但成功率高,这是由价差的有限的风险、更低的风险以及更低的波动率特性带来的好处。长期而言,做单边交易盈利的只占少数,往往10个人中不超过3个人是盈利的。而套利不一样,它有收益稳定、低风险的特点,所以它具有更吸引人的收益/风险比率,从而更适宜大资金的运作。在持有单边头寸的多空双方激烈争夺过程中,套利者往往可以择机介入,轻松获利。
6、价差比价格更容易预测。期货的价格由于其较大的波动率往往不容易预测。在牛市中,期货价格会涨得出乎意料的高,而在熊市中,期货价格会跌得出乎意料的低。套利交易不是直接预测未来期货合约的价格变化,而是预测未来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价差的变化。做后一种预测显然比前一种预测的难度大为降低。决定未来影响商品价格的供求关系是十分复杂的,虽然有规律可循,但仍然包含许多不确定性。而预测价差的变化,则不必考虑所有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由于两种期货合约的关联性,许多不确定的供求关系只会造成两种合约价格的同涨同跌,对价差的影响不大,对这一类供求关系就可以忽略了。预测两种合约间价差的变化只需要关注各合约对相同的供求关系变化反应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价差变动的方向和幅度。
不足: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套利交易也不例外。除了上述优点外,还有以下几处不足:
1、潜在收益受限制。在许多投资者看来,套利的最大缺点是潜在的收益受限制。这是很正常的,当你限制了交易中的风险,通常也会限制你的潜在收益。不过,最终是否选择套利交易,还得权衡套利的诸多优点和有限的潜在收益。
2、绝好的套利机会很少频繁出现。套利机会的多寡,与市场的有效程度密切相关。市场的效率越低,套利机会越多;市场的效率越高,套利机会越少。就目前国内的期市而言,有效程度还不高,各个期货品种每年都会存在几次较好的套利机会。不过,相对于单边大趋势,每年的套利机会也算多的了。
3、套利也有风险。套利虽然具有有限风险、更低风险的优点,但毕竟还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来自于:价格偏差继续错下去。合约之间的强弱关系往往在短期内保持“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态势。假如这种价格偏差最终会被纠正,套利者在这种交易中也不得不遭受暂时的损失。如果投资者能承受这种亏损,最终就会扭亏为盈,但有时投资者无法熬过亏损期。况且,如果做空的合约遇到挤空现象且持续到该合约交割,那么价格偏差将无法纠正,套利交易必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