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名词——预算线
来源: | 作者:pmo38f1ec | 发布时间: 2018-01-05 | 329 次浏览 | 分享到:
预算线(Budget line)

个人认为,预算线是从数学的思维,基于消费能力和物价水平来考虑人们的购买力的一种参考数据。当消费能力提升,物价水平不变,则意味着购买力上升,预算线范围增大,消费能力降低,物价水平不变,则意味着购买力下降,预算线范围减小。其他变化则意味着购买力有侧重性,预算线范围发生不规则变化。

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有时称预算约束或者消费可能线、价格线。
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公式: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预算线方程为:P1Q1+P2Q2=I,其中P:商品的价格,Q:购买商品的数量,I:消费者收入。

解释:
预算线只是消费者面临的收入约束,即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的一个特殊情况,即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时的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的方程为: 消费者消费的n种商品等于其收入。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假定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P1和P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以X1和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那么,相应的预算等式为:P1X1+P2X2=I
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总支出。而且,可以用 X1和X2 来分别表示全部收入仅购买商品1或商品2的数量,它们分别表示预算线的横截距和纵截距。此外,上式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X2=(-P1/P2)X1+I/P2
式中的预算线方程表明,预算线的斜率为-P1/P2 ,纵截距为I/P2 。

特征:
预算线的位置和形状是由消费者的收入水平I和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决定的,它随着价格和收入水平的变化会发生两种变动效果:水平移动和斜率变化。
1、两商品的价格P1和P2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变化。这时,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消费者收入I增加,P1、P2不变,意味着预算线的斜率保持不变,则使预算线向右平移。相反,消费者收入I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前者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用来购买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因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后者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用来购买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因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2、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P1和P2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这时,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平移。其理由是,P1和P2同比例方向的变化,并不影响预算线的斜率-P1/P2,而只能使预算线的横、纵截距I/P1和I/P2发生变化。
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3、当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商品1的价格P1发生变化而商品2的价格P2保持不变,这时,预算线斜率发生变化,预算线截距发生变化。
可以得到下述结论: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商品1价格下降将导致预算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转动;反之则向内转动。同理,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商品2价格下降将导致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转动,反之则向内转动。
4、消费者的收入I与两种商品的价格P1和P2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这时预算线不发生变化。它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用来购买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都未发生变化。
商品X和Y的价格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安统一比率变化,预算线不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