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名词——现金比率
来源: | 作者:pmo38f1ec | 发布时间: 2017-11-14 | 220 次浏览 | 分享到:

现金比率(Currency Ratio)

 

个人认为,了解企业的现金比率意义较小,最多在于反应企业的现金流是否充裕,以及判断企业可维持的获取资金的能力。而基于金融角度来看社会经济总体量则有更强的意义,意味着社会可流动的资金在市场的占有比例,也一定程度表现了贸易市场、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

 

宏观上:

现金比率是指现金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又称现金漏损率或提现率。

现金比率可以直接影响货币乘数,从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货币乘数与现金比率成反比,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微观上:

现金比率也被称之为流动资产比率(Liquidity Ratio)或现金资产比率(Cash Asset Ratio)。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项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计算公式:

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X 100%

这个公式反映出公司在不依靠存货销售及应收款的情况下,支付当前债务的能力。

另外,运用此公式时需要注意,现金比率不考虑现金收到以及现金支付的时间。

现金比率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帐款后的余额。速动资产扣除应收帐款后计算出来的金额,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比率一般认为20%以上为好。但这一比率过高,就意味着企业流动负债未能得到合理运用,而现金类资产获利能力低,这类资产金额太高会导致企业机会成本增加。

 

影响因素:

1、国民收入。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充当交易媒介的现金数量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现金比率同国民收入水平成正比。

2、货币流通速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比率呈反方向变动。

3、持有现金的成本,指持有现金损失的利息收入。持有现金的成本越高,现金比率就越低,两者反方向变动。

4、城市化和货币化程度。随着城市化程度提高,现金比率下降,而货币化程度往往使现金比率有上升趋势。

5、金融机构的发达程度。金融机构越发达,现金比率越低。

6、通货膨胀期间的现金比率一般会提高。